上海,2023年6月13——严世芸,病案管理系统国医严苍山之子,今年已经83岁,但他依然在杏坛上坚持不懈地工作. 不仅在国内外引领着传统医学典籍和相关标准规范修订,而且在填补医史文献学术空白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13,他启动了《医籍通考》修订工作,这部巨著有500万字,30年前由他主持编撰,30年后仍由他亲自主持增订。
在严世芸带领下,修订《医籍通考》同时,他还牵头修订了4项新版中医国家标准,并确保这些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国际化标准兼容. 严世芸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对中医标准化和国际化重视使他在近年来成为国内外中医药界重要领军人物。
1990年至1994年期间,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医籍通考》,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一部中医古代文献目录,收录了超过9000种中医古代文献,包括出土文物和清末文献,甚至还包括了和中医古籍。全书共分4卷,按类别和成书时间编排,并附有一册索引. 新版《医籍通考》将在全面修订基上,增加清末至时期重要中医典籍.
严世芸注重中医标准化和国际化,在近年来主持修订了多项国家和国际标准,并积极推动新版中医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自2003年下半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严世芸牵头组织了全国各相关领域中医专家成立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等4项国家标准修订项目组。到2023年3月,这4项国家标准已经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并在全国中医院实施,这个修订历程长达20年. 这一系列新版标准将统一《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与《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1部分:疾病》《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2部分:证候》中术语,对《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3部分:治法》进行分类与编码,使得修订后国家标准与WHO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新增传统医学章节完全兼容,更加符合国际标准规范。
病案管理系统ICD是确定全球卫生趋势和统计数据基,包含大约55,000个与损伤、疾病和因相关独特代码,它使得卫生专业人员能够通过一种通用语言交换全球卫生. 截至2021年,这4项国家标准已经在全国665家三甲医院和1788家二甲医院实施,国家医疗保障局也在2022年在医保系统中更新使用新版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这些国家标准在中医临床诊断、卫生统计、病历书写、病案首页填报、医保结算清单、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质量控制与评价等方面已经变得不可或缺.
去年,严世芸还主持发布了另一项WHO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 这个标准发布对推动中医药在国际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严世芸努力使得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好认可和理解.
严世芸工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他才华和毅力使他成为了中医药界瑰宝,他贡献将被后人铭记. 在他带领下,中医药将继续在国内外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